比星巴克更早,从3000家门店到无人问津,它到底经历了什么?
来源:网络转载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1-07-22 | 11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过去十年,中国咖啡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。

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数据,2007年我国仅有约1.6万家咖啡馆,但是到2018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4万家。

足足增长了8.75倍。


比星巴克更早,从3000家门店到无人问津,它到底经历了什么?

尤其是最近两年,以瑞幸、连咖啡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的崛起,让咖啡成为了大众消费品。

但是,有这么一个咖啡品牌,尽管先于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,鼎盛时期拥有3000家门店,但如今却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。

这十年,它究竟经历了什么?

成也加盟,败也加盟

在上个世纪90年代,咖啡在中国消费市场里,被冠以了城市小资和商务精英的高端形象。因为,在那个年代,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喜欢这种苦苦的饮品。

直到1997年,第一家连锁咖啡品牌上岛咖啡的成立。

比星巴克更早,从3000家门店到无人问津,它到底经历了什么?

不过,与晚两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星巴克不同,上岛咖啡对教化消费者不感兴趣,而是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抢占市场:

高端化和加盟模式!

前者很好理解,因为咖啡尚未进入大众消费领域,因此顺势而为抓住小众市场,高端化是必然的选择。

至于“加盟模式”,则可以称作是商业模式上的一大创举。

在那个年代,“连锁”往往意味着高端,再加上是一个原本就竞争不激烈的市场,上岛咖啡从诞生开始,就吸引了一大批的消费者。

仅仅用了几年,就在全国开设了几千家加盟门店。

但是,成也“加盟”,败也“加盟”。

在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时候,上岛咖啡打着“高端连锁”的旗号,在短时间内就实现跑马圈地,市场份额迅速扩大。可随后,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缺失,反过来又加速了品牌的衰败。

比星巴克更早,从3000家门店到无人问津,它到底经历了什么?

刘强东曾这样点评上岛咖啡:

“五年之内全国几千家上岛咖啡,加盟不用去选店面、去培训,只收加盟费,这种商业模式有违消费者利益。”

可以说是一针见血!

根据上岛咖啡的加盟商反映,上岛咖啡对待加盟商的态度可以归纳为:

1.选址坑且随意。

众所周知,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,一个好的选址就几乎决定了客流量。可是,上岛咖啡的选址却可以说是非常不严谨,且“不负责任”。

2.装修贵,采购贵。

通常情况下,总部会在装修和采购上给与加盟商各种扶持和优惠措施。但是,在上岛咖啡那里,加盟商被当成了一种生意。

3.管理不规范,“1000家门店一千种风格”。

举个例子。如今像肯德基、麦当劳,亦或者星巴克、喜茶任意一家门店,你可以感受到装修的差异化吗?

但是,由于上岛咖啡是加盟的形式,且总部对加盟商的管理不够标准化,几乎每一家门店的装修都是不一样的。

这种管理模式,在上岛咖啡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,各大加盟商与品牌之间并不存在冲突。但是,随着品牌陷入困境,每一个人心里想的是如何大捞一笔,减少自身的损失。


从根本上说,这种心态始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不负责任。

表面是市场变了

本质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

先说上岛咖啡的定位。

尽管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标榜为高端咖啡的形象,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已经很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。

比星巴克更早,从3000家门店到无人问津,它到底经历了什么?

以菜单为例。

不仅菜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很慢,而且诸如“摩卡”、“拿铁”这样不加修饰的菜品名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。

再有就是装修风格。

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,之所以愿意在星巴克店里喝咖啡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感受它的氛围。因为,如今的星巴克不仅打上了典型中产阶级的烙印,而且本身就代表着优雅和小资。

但是,反观上岛咖啡则不然。

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标准化品牌标识的大背景下,上岛咖啡每家门店的装修风格都不同,这无疑是自跌身价。

换言之,论品牌形象的话,上岛咖啡远不如星巴克这样的外来咖啡品牌;论便利性的话,上岛咖啡也不如只有20平米的小门店灵活、便捷。

更重要的是,每当提及上岛咖啡,消费者想不到能够与之匹配的品牌符号。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偏爱咖啡自提和外送的消费场景下,上岛咖啡的大门店反而成为负资产。

因此,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

正是上岛咖啡越来越漠视消费者,不愿意紧跟时代变迁的节奏,才导致今的困局。

固步自封

时代要抛弃你绝不会说再见

正常来说,加盟商的实力直接决定了品牌的好坏。因为,品牌往往是由加盟商呈现给消费者的。

但是,由于上岛咖啡总部对加盟商管控很松,导致遴选的加盟商水平参差不齐,甚至连从未涉足过餐饮的也可以加盟。

比星巴克更早,从3000家门店到无人问津,它到底经历了什么?

结果也就可想而知。

从外部环境看,上岛咖啡没能够抓住消费者年轻化的趋势,没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。举例来说,上岛咖啡统一使用的是欧式风格的陶瓷杯,很明显不符合年轻一代以及快节奏消费人群的偏好。

星巴克曾经这样说到:

“哪怕你没有在我们这里点一杯咖啡,但是也可以使用我们的洗手间”。

在这一点上,肯德基、麦当劳这样的品牌可以说是深谙其道。

因为,在他们看来,生意是一件“与人方便,与己方便”的事情。只有你为客户创造了价值,客户才会对品牌产生更深的认同感。但是,这对于有最低要求消费要求的上岛咖啡来说,很明显没有领会到这样的营销哲学。

也就是说,与其说是市场淘汰了上岛咖啡,不如说是上岛咖啡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。

最后,我想说的是:

这个时代一旦要抛弃你,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。